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以及新的測試技術的使用,人們對混凝土內部結構和性能之間的依存關系的研究和認識也日益深入。目前,廣泛應用流變學的原理來研究和描述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質以及混凝土在荷載作用下的行為;應用表面化學的理論來研究減水劑的減·水機理;應用固體物理學方法、統計力學方法以及彈塑性理論來研究混凝土的強度;應用斷裂力學的理論來研究混凝土在荷載作用下裂縫的引發、擴展和斷裂問題;應用熱力學方法來研究大量的水化反應、混凝土腐蝕反應在能量上的可能性以及水化產物的穩定性及轉化問題等。
但是,混凝土新技術的開發和普及工作還不能令人滿意。至今,我國高強混凝土用得不多,外加劑使用得還很少,商品混凝土還剛剛起步,而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尤其是耐久性問題,還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總的說來,當前,我國混凝土技術水平還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必須加速混凝土材料科學的應用和研究,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以保證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對混凝土的需要。現在,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大量采用新型、更現代化的工藝過程和高效自動化設備,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更加多樣化了。因此,需要許多特殊性能和品種的混凝土。本書正是為適應這一要求,在我們自己研究的基礎上,同時參考國內外有關的專著和文獻資料編寫出來的。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0混凝土混合料的流變學特征。用流變學原理研究混凝土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其演變過程;@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各種混凝土。著重介紹其發展、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技術性能、施工方法和用途;③非破損檢測混凝土技術。著重介紹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及超聲波探傷技術等的測試原理、方法及質量評定:④混凝土試驗。包括維勃稠度試驗、屈服剪切應力和摩擦角的測定、超聲-回彈綜合法測強以及混凝土超聲波探傷技術等。我們相信,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測試方法,將混凝土的研究工作從宏觀研究逐步深入到亞微觀和微觀級的層次,找出材料的組分、結構和性能的基本關系,按指定性能設計混凝土材料,或按已有的結構狀態預測混凝土性能,距離這個目標,已為時不遠了。